天天都是母亲节

今年母亲节的礼物


题目:天天都是母亲节

每逢五月第二周,即是我和妹妹较劲的日子。回首童年,一踏入五月份,我和妹妹便开始各自伤脑筋构思制作母亲节礼物,无非想制作出比对方更别致的礼物以博取母亲芳心。从简单的母亲节卡片,到立体心型贺卡,再来是亲手制作的康乃馨,无一不谋杀了许多脑细胞。童年天真无邪,五月间如果突然发现书房被反锁,或是深夜里睡房亮着黄灯,不必惊慌,因为妈妈心爱的孩子正在里头酝酿着母亲节礼物:只见书桌上堆满了手工刀、五颜六色的花纸、彩色笔、浆糊及一些说不出名堂的手工原料。身为孩子肚子里蛔虫的母亲瞧在心底也不好说破,静静的等待母亲节的到来,期盼礼物的惊喜。有时太早完成礼物,又得开始伤脑筋把礼物藏好,深怕还没到母亲节正日,礼物就曝光了。而顽皮的我们在小心把礼物藏好之余,也会想尽办法窥探对方所制作的礼物,把三十六计里的‘知己知彼’发挥得淋漓尽致。

手工制作的礼物纯属博‘妈’一笑,固然没有比从外头买回来的礼物更有实际用途,但也因为独一无二而显得加倍珍贵。就像情人节时情侣互送亲手制作小手工,看在别人眼里无非是占据储藏柜里的另一物件,但在情人眼里却像个宝物,记载着走过的岁月及尝尽的甜蜜与辛酸。情人如此,母亲亦然。于是,母亲会把累积多年的礼物珍藏在一个小抽屉里,而那抽屉无形中渐渐被标签为‘母亲节礼物收集柜’。当然,每回母亲收到礼物时,除了仔细欣赏一番外,也不忘给于评价,以便来年更上一层楼。

后来,这传统一直延续下去,至最小的妹妹出世懂事后,也加入战围,形成三角战。虽然如此,我们当中偶尔也有联盟的出现,或是我和小妹妹一同制作礼物,或是两个姐妹花站在同一阵线对抗大哥哥,过程好不精彩。

进入大学后,也不知是天真不再,或是江郎才尽,这样的传统变得断断续续,有些年简单得只请母亲吃一餐了事,想起来实在敷衍。今年心血来潮原本想制作一个大拼图,把与母亲的合照统统放进去,但在收集照片的同时,却惊愕发现在数十篇数码储存光碟里,和母亲近年来的合照竟十只手支数得尽。回忆这些年来,当履历逐渐沉淀,认识的朋友越来越多,妈妈开始缺席我的人生。不,正确地说是我已忘了邀我妈妈参与我的人生。原来,在这段成长的过程中,妈妈已不知不觉在我生命中从主角变成了配角。这是多么可怕的事!至此收起大拼图的念头,排排时间表多回家吃妈妈烧的菜,我想只要和妈妈一起吃饭,天天都是母亲节!


占时邦顺,刊于星洲日报副刊星云版,2009/5/8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