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零年四月十六日





第三阶段限行令的第二天。

如果确诊病例数据无法正确反映出疫情的严重性,那我们该如何了解疫情的进展呢?

很抱歉,专家也可能没有答案。所以直到今天,全球的疫情追踪指数也还是围绕着确诊病例数据和死亡人数。

但很庆幸的是,马来西亚在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就马上祭出限行令,虽然不能说切断全部感染链,但是至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把疫情的扩散速度和范围降到最低。

想象一下,一个被感染但是还没有被确诊(检验)的工作人士在办公室内将会接触多少人,然后感染多少人。出席内部会议和跨部门会议,和邻座的同事还有刚来报到的小鲜肉哈拉讨论等下午餐吃什么,出外见客户,在电梯内或是厕所和另外一个办公室的人邂逅。这些接触了那个被感染人士的人放工后有的去见朋友小酌两杯,有的去见情人卿卿我我,有的在街上溜达逛街试试这件衣服摸摸那个皮包,但是最后没有买。晚上夜了回到家,一桌子家人吃晚餐。饭后倒垃圾的时候刚好看见邻居遛狗又在屋外和他谈上半句钟。这样的一个加减乘除,一天内就感染了好多人。好多人是多少人?就是好~~~

以上不是我构思幻想出来的小说内容。报章也刊登了一些国内感染簇群案例供大家参考。相似案例。

我相信办公室是传染力较弱的例子。如果是在工厂,学校,或是公共设施场所那些人数群聚比较多的地方,传染力应该会更够力。我就留给你们自己去幻想了。

于是,政府祭出限行令:不能上班(但是可以继续工作,虽然很多上班族自己把‘不能上班’注释成不用工作),不能上学(但是可以继续学习,和以上例子同等),限制这个,不能那个。

限行令期间,留意到很多偏离常理的现象。杜律师说这是 Irony link: )。我再给些例子。环保人士引以为傲的 Carpool,在限行令下,连老公载自家的老婆去巴刹买菜都不可以。提倡运动保持身体健康的心脏科医生因为在公园慢跑被捕。

我只能说世事无绝对,而所谓的常理还得视情况而定。

话说回来,如果确诊病例数据无法正确反映出疫情的严重性,那我们该如何了解疫情的进展呢?

世事无绝对,所谓的道理,还是要视情况而定。

确诊病例数据其实也能够准确的反映出疫情的严重性。

什么?那上一篇都是废话吗?

稍安勿躁。

假定,如果我们的感染簇群有限,卫生部和其他执行单位能够循着每位感染者,对他的接触者进行测试,那么确诊人数就能很接近感染人数。

这可能做到吗?历史告诉我们,这不是假定,它就发生在二月十六日之前。

如果那个时候(这才是假定),政府马上祭出限行令,停止输入案例,避免群聚造成遗漏感染者去感染其他人,那么马来西亚的名字很可能就这样进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很可惜,这是马后炮。

但是我就是要把这段记下,因为历史教会我们了解前因,看到后果。

希望,不再重蹈覆辙。

如果,我们过了这场疫情还死不去的话。

(图:Malaysiakini

二零二零年四月十五日




特地开贴写新冠肺炎,是想用文字记录这段历史。

截至贴文时刻,全球统计确诊病例 两百万起, 死亡人数十二万七千人。

第三阶段限行令的第一天。

十四天的魔咒仿佛是个深渊,看不到尽头。

第一个十四天,应该足以让之前的感染者发病,那么确定了谁是感染者后再加上限行令切断了接下来的感染链,理论上很快就会雨后见彩虹。第二个十四天,大家开始烘培蛋糕,泡那个四百次咖啡,或是追腻了连续剧开始看直播,但是心里却一直疑惑着,到底一直持续不下的确诊案例是怎么回事。第三个十四天,蜜月也都度得七七八八了,对于疫情有更成熟的认知,并回归现实思考限行令结束后,生活该怎样过。

首先,我想对数据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确诊病例数据并不能确实反映出疫情的严重性。两个原因。首先,根据官方的发表,新冠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是14天,而病毒通常在进入人体内后的第五天才开始出现症状。一部分的病患是出现不舒服的明显症状后才到医院做检测,然后检测又会再花上两天*左右取得结果。这样下来,今天确诊的病例其实是上个星期被感染的。到了今天,很可能有更多的人在这七天内被这些确诊病例感染了。所以,确诊病例并无法反映出当下疫情的进展。近来卫生部已经在全国确定了数个感染簇群并对其接触者无论有无发病症状都进行检测。再来就是对加强限行令区内的大规模检测。这些加强限行令的地区包括柔佛新邦令金的两个村子,雪兰莪乌鲁冷岳的七个村子,吉隆坡 City One 大楼和印度清真寺路的两栋组屋。这些措施的确能够避等到发病才被确诊的延迟,但是这样的做法会大量消耗检测工具和卫生官员的资源,对于确诊和资源投入的比例太低。

第二,所谓确诊,就是检验后确定感染。那么有没有病患被感染了但是并没有接受检验?我想大家应该心照不宣。当然回到上面的措施,当卫生部大规模的向加强限行令地区内的人士无论有无症状都进行检测,这样一来就可减少那些感染了但是没有被确诊的人数。问题是,加强限行令以外地区的人士呢?

这样说来,除非马来西亚三千万人口不分老幼,国民或是外籍人士,人人能够佩戴一个随时能够检测患病的仪器然后及时连线通报确诊案例,要不然确诊案例的数据和真正感染的人数将存在差距。所以,当报道指出连续几天确诊人数下降(幅度不大)其实并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而出现单日新高也没什么好为之担忧的。

对我而言,确诊病例的数字用来诠释为病患入院治疗人数更为贴切。这样的数据对卫生部用来部署和调动医疗资源分配极其重要。同时这组数据配合康复出院数据对于分析病患留院时的看护及医疗成效更为恰当。

*非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过程需花六小时。但是因为测量数量庞大的关系,实验室在现阶段需要大概两天的时间方能得出检测结果。

(资料来源:MalaysiakiniThe Star; 图: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特别鸣谢 Lai Yee Qing 整理资料

二零二零年四月一日



限行令又过了一半。

上一回发帖是第一阶段限行令的半场(十四天的一半,也就是第七天)。怎么知道写文到一半,首相宣布限行令延长多十四天(也就是变成了二十八天)。

所以这次特地等到过了二十八天的一半(第十五天)才来发文。

好了,回到今天的主题。限行令又过了一半,半场,第十五天。

感觉上,好像回到了十几年前求学时期,放暑假的生活:在家,自在。虽然手头上还是有工作需要完成,但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链’已被切断(这也是限行令的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减低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所以工作的节奏已变得不再紧迫。就好像放暑假那样,依旧有假期作业需要完成,但是老师不会天天催你做这个,交那个,背这页,改那页。

放暑假就该做放暑假的事,才会有放暑假的 feel

那就是,看戏。而且是要挖出之前看过的戏来看。

《破风》




这部电影讲的是自行车比赛的故事。喜欢这部电影,有好多原因。

这是一部青春励志电影。都跟你说了,暑假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青春不再,唯有窝在青春电影里,方能寻回当年的青春。当然,帅气和漂亮的男女主角也是重看不腻的原因。

我个人是比较喜欢有技术含量的电影。单单要了解这部电影的片名《破风》,就已足够打发我整个下午的时间。从电影里不只可以窥探自行车比赛的种种经过(比如说训练,组队,参赛,比赛级别,规则等等),还能实际了解到破风的科学原理。有人说这是一部纪录片,记录自行车比赛的故事。但是别担心,这部电影完全没有纪录片的沉闷。

通常自行车车手都会组团,由几名车手组成一支队伍参加比赛。车队里有分主将和副将。主将的责任是赢比赛,抢排名。通常担任主将的人选拥有很强的体能爆发力,但是耐力就相对逊色。所以主将也称之为冲刺手(冲线手)。顾名思义,这类型的车手在比赛当中适合在短时间内大输出,是短程夺冠的健将,就好像一百米赛跑那样,爆发力很强,可以在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终点。但是,要这类的车手去跑长程,就会要他的命了。所以副将的责任就是辅助主将赢得比赛。副将有很多责任,有些副将负责保护主将免受其他车队车手的干扰,有些副将专门送水补给,还有一种副将我们称之为破风手,当然他的任务就是 ‘破风’。

在自行车高速骑行下,自行车车手会面对很大的空气阻力。所以破风手通常会骑在车队的最前面,帮忙挡风,为后面跟来的队友制造一个涡流,形成一个真空区。真空区里空气对自行车的阻力将相对减低。队友和冲刺手往往会跟骑在破风手的后面(这块真空区),减少阻力,保存体力,为最后的冲线做准备。这样一直骑到接近终点的时候,破风手会让路,让冲刺手爆发性的冲线。因为破风会消耗很多的体力,所以一场长途比赛下来,可能需要几位破风手来交替轮流骑在前面挡风。其原理就好像排出“人‘字形的雁飞。每年野雁都会往南飞数千里避冬。这些野雁组成人字鸟队,利用前面野雁振翅所形成的气流,为后面的野雁挡风节省体力。当前面的野雁累了,就有其他野雁顶替领飞。

除了简单的原理运作,电影里也参杂了更深的战术,比如说冲刺手有时也会伪装成破风手,掩饰自己在车队的身份。而某些破风手也具备冲刺手的条件,可以在原任冲刺手发生意外后补上。

所以,冲刺手和破风手需要高度配合,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才可能夺冠。所谓的团队优势,就是说每个人的能力都不一样,优缺点也不一样,所以需要每个队友根据自身的能力各司其事,那么团队的优点才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然而有了团队优势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团队精神。上台领奖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冲刺手。破风,往往是台下拍手干杯的那位。所以,这电影也透过故事线带出默默付出,甘愿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这种团队精神的重要性。电影精心安排团队成员冲突和凸显团队精神的桥段,无疑为观众上了一堂宝贵的课。

认识自己,利用团队精神才能超越自我 是这部电影给观众的最佳礼物。

总结,不管从哪一个角度看,这都是一部好电影。不管从哪一个角度看,男主角都很帅 哈哈

电影分享链接:

这里从网上抓来一张更贴切的破风图:1985年,一辆自行车跟在一辆改装的 Vesco 赛车(号称地上跑的火箭)后面,目的就是要利用破风的原理,突破自行车骑行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