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六年,星洲日报副刊增设了'悦读版',主要目的是鼓吹时下的阅读风气。借此,想和大家分享我的阅读心得。
题目: 阅读享受
阅读是种享受。不管是置身在人声吵杂的商场,抑或是在隐约传来电视播放声音的睡房里,只要我一翻开书,心境自然变得平静许多,仿佛这世界顿时只剩下我和手中的书。就算是泡来提神的热咖啡也会被冷漠在桌上一角,默默地凝视着主人沉醉在那片书香之中。
“书中自有黄金屋”,对此名言,我深信不疑。一本好的书,它所包含的知识是无穷及具启发性的。所以,阅读就像吃饭一样,只是吃饭能长肌肉,阅读则长智慧。当然,一味着吃饭而不把它消化是不行的,因为这样最终吃进去的食物只会原原本本的被拉出来,回归大地。阅读也一样,多寡是其次,重要的是能否明了作者想从他作品中表达出来的思想及讯息。毕竟书中的知识是无穷的,如果能好好的思考、消化并吸收它的精髓,那书里的知识就能达到它启发性的作用,变成了你个人的永久资产----智慧。话说回来,如果你能吃得多又消化得快,那么你就能坐拥更多的资产,永远站在这世界的最前端。
不同的书籍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启发作用。比方说,自传让我吸取别人曾经犯下的过错,以警惕自己,及学习他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并实践它;文学小说让自己活得更有文化修养和气息;感动小故事调剂我心里的不足,让我的生活过得更健康;史记让我看清自己的根;激励文章乃我的生活动力,在我失落的时候拉我一把;资讯杂志则带我走在时代的尖端。这些不同类型的知识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能凸显自己,展露才华。
题目:阅读兴趣
阅读是种兴趣。这兴趣自幼就一直像我的小尾巴似的跟随着我至今。
每逢生活过得过于机械化、平凡、无味时,我都会放下脚步,从书架上摘下一本新进的书,哪怕是只有区区的十几分钟,一天的生活就因这短短的阅读时间而变得充实、有意义。
还记得小时候,特别爱看倪匡的科幻小说。每回出外经过书局,一定掏光荷包,买他三、五本回去细阅。这样的日子过了许久,直到有一回当我选了几本卫斯理小说要到柜台去付钱时,我父亲终于忍不住我长期以来的“奢侈”行为,开腔了。“买这么多小说来看有什么用?既然看了这么多,有本事的话就去写他一、两本来看看。”从此,我踏上了写作之路。写作成了我阅读以外闲暇时的另一嗜好。
当然,我并没有因为此事而停止阅读,反之,我阅读的习惯变得更加频密。或许是因为写作需要更多的灵感和文字表达及运用上的提升,于是我常进出图书馆借阅卫斯理小说,并把图书馆借阅而省下的钱花在小说以外的书籍上。这样的一个转变,不仅增加了我阅读的量,还增强了我从各类书籍中所领悟的知识。
然而,人长大了,时间也越来越不够用。生活繁忙之余掺杂着无穷的烦忧,让我不禁怀念起昔日悠哉闲哉看书的日子。但是,不管日子过得再忙,只要钱包里还有几分钱,我还是会过一过我的购书瘾,然后新书上架,哪怕是夜深人静的睡前时分,或是上课时间中的空挡,我都会随手一挑,翻开书签穿插的那页,进入书之作者的思索世界。
因为,我的兴趣是阅读。
占时邦顺,刊于星洲日报副刊悦读版,2006